您现在的位置:香港资料2021全年免费大全 > 园丁风采 > 名师工作室 > 张慧 > 正文内容

教育扶贫传递力量孕育希望

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21-03-29 浏览次数:

  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“论文写在大地上,才叫真本事”本报记者吴月“李子已经开花坐果了,花期的抹芽、病虫害防治都要重视!”3月初,四川省屏山县,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正带领团队培训农民。

   成都、雅安、阿坝……从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归来,吕秀兰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水果生产基地,经常从早忙到晚。

   “吕教授选育的新品种李子,果大、离核、脆嫩!我家种了11亩,一年收入能有30多万元,早就脱贫致富了!”茂县凤仪镇水西村村民梁习全高兴地说。 如今,羌脆李已成为茂县8万果农脱贫的主导产业。 “没有吕教授,今天日子就没得这么安逸!”四川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茶花村的葡萄种植大户李春霞,去年葡萄园亩产达到了3000余斤,120亩纯利润约200万元。

   可就在几年前,她和村里的葡萄种植户几乎颗粒无收。

   当时,村民缺乏种植技术,“夏黑”葡萄栽植密度上限为一亩150株,有村民却种了600多株,操作不当会导致通风透光差、授粉不良等问题。 吕秀兰索性在村里驻扎下来,带领团队手把手指导果农,再让“大户”带“小户”,实现技术推广全覆盖。 “不为钱来,不为利往,农民才能信你,才能听你。

   ”每次到基层推广科研成果,送品种、送技术,吕秀兰不仅不收费,还给农民送去肥料等农资。 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才叫真本事。

   ”这些年,吕秀兰和团队在乌蒙山区、大小凉山彝区等地建立了葡萄、李、甜樱桃科技示范基地40余个,累计推广果树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超过70万亩,累计增收达40亿元以上,每年带动5000人脱贫。

   “既然我搞的是果树研究,就一定要拿出一点成果。 让农民都富裕了,研究才算有价值。 ”吕秀兰说,自己的愿望就是用知识富裕农民的口袋,让农民甜蜜蜜地生活。

  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“‘渗水地膜’让旱地获丰收”本报记者张烁亩产1426斤,产值4278元!“苦瘠甲天下”的宁夏西海固,在旱情严重的去年,创造了谷子丰收的奇迹。

   秘诀是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的“渗水地膜”。 “在吕梁山、燕山沿线半干旱地区,农民靠天吃饭,雨水少时收成很低甚至绝收。 ”姚建民在调研中敏锐地发现,这些地区的小雨量降水发生频率高达72%以上。 能不能将5毫米以下降水转变成有效水?姚建民带领“渗水地膜杂粮旱作高产技术”国家创新团队,奔波在吕梁山、六盘山、燕山—太行山三大贫困片区,对覆盖材料、耕作机械、农艺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。

   既能让雨水下渗,又能防止水分蒸发的全生物降解“渗水地膜”发明出来了,用量小、投资小、质量好。 “‘渗水地膜’让旱地获丰收,过去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最多不过500斤,这几年山阴县、神池县等地的几十万亩示范基地的谷子,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。

   ”姚建民笑着说。 2015年,山西省神池县海拔1400米的红崖子贫困村建立起3000亩旱地谷子高产示范点,大旱之年亩产量超过1200斤,增产一倍以上,实现了全村脱贫。

   近年来,在干旱少雨、广种薄收的三大贫困片区,姚建民带领团队累计推广示范500万亩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,增产粮食5亿公斤,增产幅度超过30%。

   宁夏海原县王塘村,年降水量仅320毫米。

   2018年,姚建民被科技部聘请为“东西部合作科技支宁专家”,在王塘村建立起千亩“渗水地膜机穴播谷子”示范基地,一举创造了旱地谷子亩产1292斤的纪录,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达到600斤,与传统谷子亩产200多斤相比,成倍增长。 “老百姓奔走相告,‘渗水地膜’成了‘香饽饽’,仅两年时间,宁夏就推广了近30万亩!”宁夏科技厅厅长郭秉晨说。 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、原校长陈立群“老得需要拄拐杖,我也会再来”本报记者吴月“我们家祖祖辈辈,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!”2020年盛夏,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平兆村,潘吉金80多岁的奶奶紧紧握住陈立群校长的手。

   这一年,台江县民族中学1047名考生中有829人达本科线,上线率达到79%。

   而4年前,这个数字仅有10%。 2016年,年届六旬的陈立群从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,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。 眼前的景象让他惊讶:有的老师没有教案,上课松松垮垮;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宿舍,卫生间气味刺鼻;开家长会,有的班来的家长还不如老师多……当时,学校3000多名学生中,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有1200多人。 教育水平有限,全县中考前100名的学生,留在本地读高中的只有十来个。 “扶贫先扶志。

   最重要的是把师生的精气神提升起来。 ”陈立群在学校推行了10余项制度,还设立了“励志节”。

   每年,高三师生都要以班级为单位栽下“志向树”,寄托美好理想。

   “支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,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 ”为了让当地百姓重视教育,他组织老师们在高考后走村串寨、一家一户“送喜报”。 支教期间,陈立群不拿一分钱工资奖金,还多次因为劳累过度到医院治疗……临别时,孩子们的眼泪打湿了陈立群的心,“陈爸爸,不要走!”“以后,即使我老得需要拄拐杖,我也会再来!孩子们放心吧!”他动情地说。

   如今,作为台江县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,陈立群每月仍往返台江与杭州之间,还经常前往甘肃舟曲、山西吕梁等地做调研、做报告。

   “我在农村出生,明白机会的重要性。

   对这些孩子来说,给他们一个机会,就可能改变人生,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!”陈立群说。

   北京林业大学挂职干部、驻远新村第一书记张骅“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人生充满意义”本报记者丁雅诵“感谢老铁们的支持!我为黑玉米代言……”前不久,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展开。 北京林业大学挂职干部、驻远新村第一书记张骅化身主播。 “3个半小时的直播,近20万人围观,销售总额突破20万元。

   ”张骅对这样的业绩感到满意,“脱贫之后,大家伙的日子更要蒸蒸日上。

   ”别看张骅如今跟村民们打得火热,2017年底他刚来远新村时,可是吃了不少“闭门羹”。 去农民家里讲政策,村民说“拍张照就行了,我地里还有活儿要干”;给村民上党课,党员们反映“讲得很好,就是听不懂”……张骅说:“在基层工作,关键是要当好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’的转换器。

   ”为了尽快融入远新村,张骅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走村入户。 7天时间,他挨个走访了50余户贫困户;12天后,他把全村300多户档案全部捋顺。

   村民们看在眼里,“这个‘博士书记’干活实在!”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。

   当时,远新村以种植玉米为主,亩产纯收益才300多元。 张骅仔细研究村里的种植养殖结构,咨询了多位专家,最终决定以“黑色系农产品”为切入点。 “我们种植黑糯玉米、黑小米、黑豆、黑芸豆等五谷杂粮,定位一线城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。

   ”张骅介绍,现在远新村已建成了集鲜食玉米加工、碴用玉米加工、五谷杂粮真空包装为一体的扶贫车间,种植土地收益翻番,3年累计销售300余万元,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。 “博士书记”来后,村民们明显感觉干劲足了。 通过“三务公开”化解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群众矛盾;通过“村规民约我来定”引导群众参与村级治理;通过“善行义举榜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……乡风文明也大有变化。 “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人生充满意义。 ”张骅说。 版式设计:张芳曼沈亦伶《人民日报》(2021年03月21日06版)(责编:帅筠、罗娜)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